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

網絡貸款平臺執照五花八門 網民頻頻上當引信用危機


北京7月19日報導,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,融資難一直是經濟運行中的熱點話題,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,尤其需要找到一個打通資金渠道的突破口。在這種情況下,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第三方網絡借貸平臺應運而生。
然而,創新平臺出現的同時,也孕育了巨大的風險。前段時間,網絡貸款平臺“淘金貸”利用“秒標”吸納幾十名投資人的百萬資金后突然消失,引爆網貸信用危機,目前此案尚未了結。那么,網貸平臺到底是否合理合法?又該如何避免好的平臺淪為吸金的通道呢?
據媒體不完全統計,全國各地已成立的網貸平臺數量超過150家,投資金額從幾千元到幾千萬元不等。記者撥通了兩家國內知名網貸平臺的客服電話,分別以借款人和放款人的身份對兩家公司進行了咨詢。
記者:你好我要想在你這兒借錢的話,流程是什么樣的?
客服人員:我們會讓你遞交相關一些資料,到時候會上門調查,具體能您借多少還得看您資質。我們這邊會幫你尋找投資人,你按月付利息就可以了,到期的話你再還本金,還本金就直接打到他賬上,或者說以現金的形式付都可以。利息大概在兩分左右,合同不是說雙方坐下來就簽了,我們要去公證處進行公證才會簽合同的。
記者:我要借30萬,但是擔心我的資金安全問題。
客服人員:比如說逾期一天,咱們的信用卡一樣有專用的罰息,這個罰息當然是給您的。如果逾期31天他還是沒有歸還的話,我們會把剩下的本金全部墊付給您,但是利息我們不管了。一般一年期的話,剛才說本金保障一年期的話,利率應該在15%。
兩家客服一再向記者表示,公司對借款人是有嚴格的審查機制的,不僅要查詢借款人本人的信用記錄,連其妻子,父母等近親屬的信用記錄也要查詢,并且保證如果借款人不還款,放貸人也不會遭受過多損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