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陳俐妏╱台北報導】行動支付趨勢無法擋,金管會今年5月陸續核准
銀行與電信業合推「空中下載式手機信用卡」試辦服務,一支智慧手機可整合多張信用卡,採用NFC(Near Field
Communication,近距離無線通訊)技術,「嗶」聲一響快速交易,但今年僅限試辦單位員工使用,且NFC手機信用卡單筆刷卡金額上限僅3000
元。換言之,一般民眾仍無法使用,且未來若全面開放,刷卡上限規定也不便民。
NFC手機信用卡支付服務快速方便,現僅處於試營運階段,只有特定電信及金融業員工使用。
NFC手機信用卡支付服務快速方便,現僅處於試營運階段,只有特定電信及金融業員工使用。
擔心遺失遭盜刷
金管會對NFC手機信用卡定位在小額交易,目前單筆上限僅3000元,當日最高累計消費額為個人信用額度,民眾若要刷較大款項金額,就必須分筆,而且每筆都須扣繳手續費。
業者指出,日本從2004年就有電子錢包概念,台灣手機信用卡無法普及,除了NFC終端不成熟,和政府對電子支付安全性規定限制也有關。現在雖開 放空中傳輸(over-the-air)傳送個人消費資料至手機晶片,但主管機關仍有疑慮,最常質疑的就是:「手機掉了怎麼辦?」
業者說明,外界擔心信用卡資料被盜刷,機率其實相當低,因為民眾要先跟銀行申請,用戶輸入的信用卡資料並沒有完整儲存在手機中,而是分存於手機及伺服器,電信業者等非發卡機構不會留存信用卡敏感性資料,在資訊及個資安全都有多層把關。
業者指出,日本從2004年就有電子錢包概念,台灣手機信用卡無法普及,除了NFC終端不成熟,和政府對電子支付安全性規定限制也有關。現在雖開 放空中傳輸(over-the-air)傳送個人消費資料至手機晶片,但主管機關仍有疑慮,最常質疑的就是:「手機掉了怎麼辦?」
業者說明,外界擔心信用卡資料被盜刷,機率其實相當低,因為民眾要先跟銀行申請,用戶輸入的信用卡資料並沒有完整儲存在手機中,而是分存於手機及伺服器,電信業者等非發卡機構不會留存信用卡敏感性資料,在資訊及個資安全都有多層把關。
金額上限應放寬
業者指出,主管機關將手機信用卡定位與悠遊卡相當,不過悠遊卡是先儲存的預付方式,和手機信用卡後付使用情形不同,建議政府在金額上限應進一步調整,也期望能盡速開放給一般民眾。政府回應
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表示,考量創新產品開發和資訊安全性,通常希望銀行先在企業內部試用3~6個月,NFC手機信用卡目前僅為試營運,不過金管會既已同意試辦,代表資訊安全已有相當可行性,未來若業者申請服務正式上路,金管會樂觀其成。至於NFC手機信用卡刷卡金額上限規定,金管會表示,因為是空中下載不用簽名,為保護消費者以及避免爭議,在金額上有限定,但已考慮開發輸入密碼,以進一步提高刷卡金額的可行性。
來源: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headline/20130922/35311319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