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

貸款沒辦成 台商竟變擔保人

2012-10-14 01:19
 旺報
特派員洪肇君/廈門報導


    福建陳姓台商在龍岩市建廠,向A銀行貸款拖了一年未果,改向B銀行貸款後發現,已莫名成為A銀行泉州支行一筆9000萬(人民幣,下同)貸 款的保證人,A銀行對此的解釋是「誤植貸款卡號」;雙方磋商2個月無法解決,直到本報介入採訪,昨天才在龍岩台辦、台商會協調下達成和解。
     年已73歲的陳姓台商到大陸投資多年,2010年3月,到福建省龍岩市投資吸附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,在註冊資金到位,投入資金近億元之後,為補充流動資金,即向A銀行當地的支行聯繫貸款事宜,以全廠資產申貸5000萬元。直到2011年7月,貸款還批不下來。
     協商過程 銀行強橫
     陳姓台商於是轉向B銀行福州分行申貸,第一期先貸得1700萬元,今年8月,欲再申請第二期貸款,銀行卻通知,根據銀行業間的信用紀錄, 他的公司在A銀行泉州市鯉港支行,為陸資某貿易公司貸款9000萬元的擔保人,擔保時間從2011年5月6日就生效。所以B銀行無法再核貸給陳姓台商。
     這名台商大驚失色,他與貸款的這家公司素不相識,怎麼可能拿自己的廠房資產去為人家作保9000萬呢?詢之以A銀行,答覆竟然是「誤植卡號」,而且對台商先是輕描淡寫的說「你們台商的文件借用一下有什麼了不起,又沒有損失。」
     陳姓台商本籍浙江,早在1990年左右就返鄉投資,現在在浙江、安徽等地均有事業,還在溫州捐助過一所完全中學,對於A銀行的說法非常憤 怒,雙方磋商過程中,銀行的態度軟中帶硬,有人拜託他不要鬧事,又有一名副主管語帶威脅表示,「如果你們老闆再不罷休,你們企業也不要在當地經營下去。」
     A銀行的某位負責人則對本報記者表示,該行絕對沒有人對陳先生口出惡聲。至於銀行內部的疏失,也在強烈檢討,已經成立「自查小組」,找出是那個環節出差錯,之後才會再跟陳先生協商。
     台辦、台商會介入調解
     陳姓台商認為,這筆莫名其妙的擔保案,已經使他多年建立的信用狀況出問題,資金周轉不靈,廠方無法如期交貨給訂購商,原本要與日本某大公司的合作案,也因此告吹。總體捐失超過1億5千萬人民幣。
     本案從今年8月爆發,陳姓台商到北京找了國台辦,也跟大陸銀監會等單位舉報,A銀行都採取冷處理的態度。
     本報記者於11日獲知訊息,發動採訪之後,銀行態度轉為積極。昨天上午,由龍岩市台辦出面,約集陳姓台商、A銀行當地負責人,以及當地一位副縣長、龍岩台商會會長,各方面一起坐下來談,A銀行誠懇道歉,並提出令陳姓台商滿意的條件後,雙方達成協商和解。


 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wantdaily/11052101/112012101400132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