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

渣打銀行:中國超發貨幣 資產負債表十年翻八倍


渣打銀行4月17日發布的報告稱,2002-2011年間,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了八倍,主要原因是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,央行不得不大量發行貨幣以對沖流入的美元。
渣打銀行的報告中說,根據我們的計算,在2011年全球新增的M2中,僅中國就占了52%,這不是最近才出現的現象。金融危機爆發以后(2009-2011),全球新增的M2中,人民幣貢獻了48%。目前全球的存量M2接近50萬億美元,中國的貨幣發行量會帶領我們超越這一數字。
報告還說,北京當局指責美聯儲和歐洲央行不負責任地開動印鈔機,依據是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速度,如下圖所示。然而事實上,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速度超過了美聯儲和歐洲央行,2002-2011年,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翻了8倍,在去年底達到4.5萬億美元。
全球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已變身為中國央行,并非是大家印象中的美聯儲或者歐洲央行,而周小川不僅是中國央行的行長,還是全球的央行行長。
然而,資產負債表擴張本身不能完全解釋M2的增長。由於市場的信貸需求和供給收縮,美聯儲和歐洲央行主動出手購買主權債券,導致其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。在中國情況就不一樣,2009年中國通過4萬億元投資計劃刺激基建投資,然后銀行據此放貸。
渣打銀行的報告還指出,中國M2急速擴張的時期可能已經告一段落,隨著外貿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速下滑,外匯流入的速度正在放緩。此外,強制結售匯制度已經取消了一段時間,周一外匯管理局更是在網站發文稱“強制結售匯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企業和個人可自主保留外匯收入”。
報告還指出,這正是中國目前銀根偏緊的根本原因。沒有了往常的大規模的外匯流入,基礎貨幣增速放慢,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增速減慢。這最終導致信貸增速放慢,因為銀行的新增信貸規模受存貸比制約。
(王德軍 編輯)
免責聲明: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。若資料與原文有異,概以原文為準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